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
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
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
会议认为,简政放权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在去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内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的部署,针对社会关切,继续下好改革先手棋,进一步推出新的有力举措,对于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让政府更好归位、市场更大发力、群众更多受益,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是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核准”,“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条件的服务型、商贸企业和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税审批”等关系投资创业的34项审批事项,有利于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让优惠政策落地,释放市场活力;“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审批”等涉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业务的10项审批事项,将扩大高校办学研究自主权,推动科研创新;涉及资质资格的8项审批事项,有助于降低执业门槛,促进扩大就业。二是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保持资质资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三是围绕促进投资创业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许可、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设立内资演出经纪机构审批等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下一步要继续清理和压缩现有前置审批事项,将其中的大多数改为后置审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实行目录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既要解决越权越位问题,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确保今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会议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链条长,产品覆盖面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全球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产品过多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安全环保优先、科学合理规划、提高产业效益、保障能源安全的原则,搞好石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促进。会议强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要以现有产业基地和优势企业挖潜改造为重点,促进石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严格环评、科学论证,做好项目选址,避免盲目违规乱上。切实加强安全环保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排查隐患。从严查处环境违法事件。要加强信息公开、科普宣传和解疑释惑,保障公众知情权,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为规范广告活动,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草案补充和完善了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准则,加大对虚假广告等的惩处力度。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04/c_1110989613.htm
巴克莱资本创造了一个新词“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用来指代李克强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 考虑到财经词典里已经有了“欧洲五国”、“希腊脱欧”、“扭转”、“逐步削减”以及安倍经济学等术语,再增加一个“李克强经济学”可能就显得有点老套了。但鉴于中国当前所从事事业的重要性,确实值得创造一个新词加以描述。 简而言之,李克强经济学代表着用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巴克莱预计,李克强政府的政策将把中国推向“临时硬着陆”,未来三年里,中国的季度经济增速会降至3%。 但巴克莱认为,在那之后,中国经济应能迅速反弹。 巴克莱在周四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要让中国经济走上可持续之路,即未来10年内保持每年6%-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李克强经济学恰是中国所需要的。 除非经济和市场面临迫在眉睫的崩溃风险,我们预计中国决策者不会采取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 巴克莱说,李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 巴克莱称,过去的三个月里,中国新一届政府顶住了各方面要求中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措施的一再呼吁,因为它认为,由国家牵头的投资不再是可以持续的了。 与此同时,中国决策者开始整顿放贷行为,特别是影子银行业务,以防止资产泡沫的出现。 巴克莱指出,2013年初时,中国总的信贷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9万亿美元跃升至23万亿美元。这家银行发现,尤其值得担心的是,虽然信贷增速超过20%,但最近几个季度中国名义GDP的增长率却不足10%。 但巴克莱说,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目前出现的流动性紧张状况以及中国央行近日发表的言论都显示,中国决策者决心约束国内的放贷机构。 虽然这一强硬立场引发了中国股票和信贷市场的动荡,但中国决策者也看到了一些支持力量。比如说,财新网本周就在一篇社评文章中说,央行坚持审慎的货币政策、拒绝被利益集团所挟持的做法是正确的。 巴克莱的报告说,虽然李克强经济学的前两大支柱可能正在造成痛苦,但它们对于为中国的结构性改革铺平道路却有重要作用。巴克莱说,决策者们可能也希望将强化市场纪律作为放开利率和资本项目的一个预备步骤。 巴克莱还说,从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种政策讨论看,改革预计还将在其他几个领域展开。这些领域包括行政控制、土地使用和垄断行业等。 李克强经济学就是要在中国给经济减速、去杠杆化并提高增长质量,李克强经济学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中国的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http://business.sohu.com/20130628/n380161867.shtml?adsid=7
克强底线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兼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
2013年07月04日
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成为所有人的话题。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创13年来的新低,至今尚未出现任何好转迹象。但总理李克强似乎认为,这一趋势实际对经济发展有利,因为它能刺激中国推进结构改革,实现确保GDP平衡稳定增长的长远目标。 各界近来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评估充满了悲观情绪。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测从8.4%调降至7.7%。此外,最新公布的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各银行5月信贷总额仅增加了6660亿人民币(约合1080亿美元)——较之去年同期出现了约1350亿人民币的降幅。 但单纯提高信贷额度恐怕无济于事。鉴于2008年来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已经使中国未偿还贷款接近GDP的两倍,新增贷款主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用于偿还旧账。因此,未偿还贷款余额并未上升,恐怕更值得关注。 近年来,对房地产行业管制从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已经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2008年以前的年均超过25%,下降到今天的20%左右。此外,中国欠发达的东部地区,增速为全国平均增速的一半不到。结果导致占中国GDP近半壁江山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从繁荣期20%的平均增速,下降到2010至2012年的不到10%和今年一季度的7.8%。 因此,恢复中国GDP增长的关键,是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至少回到25%的水平。新一轮刺激政策能即刻调动中国的过剩产能和未充分利用的经费(比方说已经完工的不动产资产),重现年度GDP9%的增速。 但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愿不愿启动新一轮增长刺激计划,取决于李能容忍GDP增速下滑到何种程度。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会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有些经济学家预测,除非GDP增速滑落到7%以下,李将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于6月初通报美国总统奥巴马,为确保结构改革支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国主动将经济增长目标调降至7.5%,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克强尚未采取刺激措施。鉴于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已经在推行上述改革,后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被迫推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而中断,习近平的讲话表明,新一届政府将力求恢复2008年前的经济基本面。 2005年曾经出现人民币升值势头,东亚其他快速增长经济体的经验表明,货币升值可以刺激政府和企业推行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但官方固定资产投资随后的大幅增加(仅2009年一年增幅就达到32%),延缓了结构改革的步伐,导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问题。 无论多么痛苦,政府现在必须消除2008至2010年因刺激计划导致的过度投资。这意味着在允许经济持续放缓的同时,保持宏观政策面相对偏紧,从而迫使地方政府及企业部门找到新的增长点。 外来冲击和内在的工资上涨压力,可以对政府和企业推行结构改革构成有力的刺激。比方说,人民币升值从2004年起,就开始影响以出口为主的中国沿海地区。在经济放缓导致众多厂商加速向内陆省份或邻近国家搬迁时,沿海地区开始呼吁扩大开放、深化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 李克强仅容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放缓,是因为GDP增长低于8%不仅无助于完成结构改革,还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并损害中国经济。而如果就业压力达到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的严重程度,则经济持续放缓无疑会引发政府干预。 但10年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已经使就业压力显著下降,各行各业的工资上涨就可以印证上述趋势。当前环境非常有利于建设更强大、更稳定的经济。这符合李克强的希望,也符合中国之所需。 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world/story20130704-223869
“李克强经济学”带领中国经济转型闯关
经济减速中央政府有压力,地方政府有压力、企业有压力、市场有压力、银行也有压力,但有压力才能转型,没有压力是不可能转型的。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政府的权力超过了经济发展,这样会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在转型期,中国经济必须从出口和投资驱动的模式转到以消费为驱动的模式上来。
当下,由巴克莱资本公司创造的新词“李克强经济学” (Likonomics)正在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热词。它被用来代指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 前程长远,勤苦旷劫,方始得成。 当下,由巴克莱资本公司创造的新词“李克强经济学” (Likonomics)正在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热词。它被用来代指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 巴克莱认为,李克强已下定决心将中国经济带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作出这个判断,是在政府“铁腕治理”了今年6月爆发的所谓“钱荒”之后——央行并未像以往一样,立即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一些流量,以缓解资金短缺,即商业银行渴求的“放水”。 事实证明,即使在过去的3个月,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经济增速的下滑,新一届政府还是顶住了出台新经济刺激措施的压力。 减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回忆起他曾主管的加工贸易不无唏嘘。加工贸易解决了中国的1.2亿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成就了中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的出口。但中国出口如今的处境却十分尴尬: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前5个月的出口只有1.6%的增长,离我们制定的10%的目标有很大距离。“全年能否有一个好的前景?我们期待着,但是很困难。”魏建国说。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减速,因为前30年的模式不能支撑未来的发展了,必须调整前30年的模式。中国现在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 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经济减速中央政府有压力,地方政府有压力,企业有压力,市场有压力,银行也有压力,但有压力才能转型,没有压力是不可能转型的。 现在看来,中央政府愿意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付出短期的经济减速的代价。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已经到了一个要迈过一道坎的阶段。”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王一鸣新闻,王一鸣说吧)说。 在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全球第二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工业品制造国;但与此同时,信贷扩张、过度投资、地方债风险、出口依赖、生态破坏,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与低效,也成为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沉重代价。 “这的确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中国的确面临很多问题。”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奇布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政府的权力超过了经济发展,这样会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一定要非常谨慎。” 波兰前副总理科勒德克认为,在这个转型期,中国经济必须从出口和投资驱动的模式转到以消费为驱动的模式上来。“因为中国的消费比起世界上其他国家太弱了,甚至比起新兴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中国的消费总体上也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在其主政波兰期间,曾追求一种黄金秩序,即一种比较健康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速度平衡了出口、进口,平衡了投资、GDP、消费、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在他看来,中国也应该这样。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霍建国新闻,霍建国说吧)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坦言:“我们的经济最终要逐步转向内需为主的增长模式。然而,这种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恐怕5年不一定能完成。从提出转型经济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新动力 当然,在过去的3个月里,新一届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月底,李克强到江苏、上海考察时,同意并推进建立上海自贸区,从而使上海、长三角、长江流域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以自贸区建设构建新引擎。 5月底,李克强出席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峰会,要求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6月初,到河北考察时,李克强提出加快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建设,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新引擎。 “现在看来,产业、区域和开放,这三个方面都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王一鸣说,培育新的增长引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这是从供给端来找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城镇化则主要解决中国经济需求端的问题,它对中国意味着,未来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及新的投资需求。 毫无疑问,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然而,前30年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刺激经济增长之后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仍让决策者心有余悸。在GDP指标的考核指挥下,地方政府抓项目,修大马路,建高楼,建新区,建广场……却仍然没有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 “新一轮的城镇化要坚决避免城镇化的弊端,这需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全国人大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前不久,刚刚参加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分组讨论。“讨论很热烈,平常一般到11点左右就散会了,我所在的第六小组一直讨论至中午12点。城镇化实在太复杂,达成共识比较难。” 事实上,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十二五”城镇化规划》早在去年底就已完成,但迟迟未公布,主要原因亦是大家对城镇化的路径还没有达成高度的共识。 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在讨论什么样的城镇化,地方政府在做什么样的城镇化,都非常重要。”问题的关键是,两者很有可能并不一致。他在中国很多城市考察时,鲜见城市的改革,而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扩张的冲动。 “对地方政府来说,城镇化最重要的结果还是GDP。土地的城镇化远比人的城镇化重要。与此同时,他们需要很多的钱加大投资,从而又进一步加大了早已高企的地方债风险。”他认为,中国城镇化的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将取决于地方政府,因为他们才是城镇化的推手。 放权 对处于转型期的整个中国来说,怎么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关键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认为,必须扭转由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造成的经济失衡问题。 她以近些年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风电、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痛陈政府干预经济的弊端,“这些产业一上升到国家战略,经国家规划,就变成了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就把它作为一种政绩工程,于是全国若干个政绩工程出来,很快导致过剩。一些产能过剩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况,这种产能不仅在国内需求过剩,而且放眼全球我们这个生产能力也是过剩的。光伏就是这样。” 由于政府干预下导致的经济失衡,“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巨大存量,GDP的总量,产能的总量,以及贸易的总量都挺大。要把我们的存量调整作为改革中最大的试点。” 然而,这么大的存量到底怎么消化、盘活,是个问题。 “怎么办?只有用时间来调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化解我们过去严重过剩的产能。”张燕生说。 在他看来,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困境仍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稳中国经济下一步要出大问题。” 霍建国同样将实体经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予以强调,“现在的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主要是因为投资环境不好,给它们一个公平的环境,民间的内生动力发展欲望是很强的,若能动员发展起来将解决很多问题。”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樊纲新闻,樊纲说吧)说:“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怎么放权,民营经济怎么发展,怎么打破一些垄断,怎么使得金融机制能够为这些创业和中小企业服务。” 李克强上任之后,曾代表新一届政府作出承诺,要把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1700多项再削减1/3以上。第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他又强调,大幅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真正向市场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放松政府管制也因此被学界扩大解释为“李克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从朱镕基到李克强 人们期待着“李克强经济学”将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上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之路。诚如李克强本人所言,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李克强的改革魄力也唤起了人们对朱镕基时代的记忆。 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一直被认为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领导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权力中枢里最具经济眼光的人之一。掌管中国经济的几年间,朱镕基以其惊人的改革魄力和勇气,克服内外部的矛盾和挑战,推出了他的“改革新政”,涉及企业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物价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最终将计划体制下的中国转轨经济带上了市场化的道路。 李克强和朱镕基一样,都接手了一个过度投资的经济体,都处于一个矛盾和利益冲突极其尖锐和复杂的转型期,并且,现在看来,他们都准备以短期的改革阵痛换取更长期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增长。 但相比之下,李克强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分析:一是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二是上一轮改革红利基本消耗殆尽,新一轮改革遭遇深水区;三是利益更加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四是经济转型的任务很重,但中国经济升级版不可能一天完成。 管清友在回顾改革开放经济史的时候,以“三次闯关”来总结期间的三个关键时间点上所经历的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物价闯关,内容是将实行了4年的“价格双轨制”并轨,让市场决定价格的变化。第二次是1990年代中后期市场化改革闯关。第三次是当下正在进行的转型闯关。“目前观察,国务院所做的去杠杆、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会在中国经济史上成为第三次闯关。” 第二次闯关是由朱镕基主导完成的,而这一次闯关的大任则落在了李克强的肩上。“如果说朱镕基时代的任务是确保顺利转轨,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李克强时代的任务就是建立强化市场型政府,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 在管清友看来,“新政府试图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开支,约束政府权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实现结构调整,推进全面改革。这与朱镕基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一样,殊为不易。” 1996年岁末,朱镕基副总理在北京看话剧《商鞅》。据媒体报道,他为剧情所动,潸然泪下。同为改革者的他慨叹,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潮流,终为顽固派羁绊,车裂而死。 前程长远,勤苦旷劫,方始得成。 两千多年过去,中国步入了新的改革时代。带着阵痛加速转型和升级,寻找新引擎,成功的改革将推进中国经济步入新黄金时代,迎来一个民富国强的繁荣未来。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李克强在5月13日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同时,深化境外战略投资者与中资银行的合作,稳步推进股票、债券、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李克强5月24日在瑞士经济金融界人士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当前中国正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李克强5月26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时表示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709/n381072460.shtml
http://www.sh-fp.com/page/licheng/
李克强新举措:从实处和微处着手 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最近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推出三项举措: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李克强三箭齐发,初看是当下顺潮应势之举。但稍作深入分析,笔者发现:三项举措包含了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同时策动投资、内需、出口三驾马车,既着眼改革大系统,又注意改善微循环,体现了主政者对施政理念的坚持,对民间呼声的深切瞻顾。 李克强总理善于统筹运用经济举措,当前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正是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良好机遇。李克强要求,要在营造公平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上多下功夫,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多想办法,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上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企业减税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 李克强提出,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对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是一项典型的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从目前看,宽减税额看似不多,但对小本经营者而言,积微成著;长远而言,可谓沾溉良多。小微企业多属第三产业,在政策红利的滴灌下,中国服务业势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增长期。从长远讲,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贸易便利化释放改革红利 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李克强要求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抓紧研究法定检验体制改革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扩大保险规模;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等服务;积极扩大商品进口,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国际体系,无论是“巨无霸”类的大国企还是中小企业都离不开国际市场。政府的扶助,显然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生存空间。此次出台的系统改革举措,抓住了进出口存在的痼疾,从简政、减费、融资等关节点着手,对稳定和拓展外需既有即时效应,长远而言政策利好更多;同时,对调整和平衡需求结构也深具意义。 推进中西部铁路建设,着力调整区域发展结构 李克强多次指出,东西部区域结构不合理,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调结构,必须直面改善东西部的差距。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李克强要求,要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要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要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要加快前期工作,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及时开工,按合理工期推进,确保工程质量。笔者与经济部门、铁路行业以及一些地方负责人交换看法后一致认为,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适当先行发展已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铁路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先行官”。铁路建设是区域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必要铺垫,是绕不开的“瓶颈”。笔者风闻,李克强总理两度感谢铁路系统职工的辛勤劳动和奉献。许多铁路建设者深感慰藉,咸称中国铁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李克强总理的三项举措既有学理支撑,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笔者观察,他对认准的施政理念始终秉持不变,择善固从。时当转型发展,施政尤需这样的品格。唯有实心实政,将改革理念落到实处和微处,中国经济才能在“贞下起元”之际实现转型升级。(陆闻)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7/29/c_125083616.htm
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李克强尝试消除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种种忧虑,并承诺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开放及扩大内需来持续发展经济。中国已经不可能沿袭高消耗、高投入的旧模式,而是必须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并承诺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开放及扩大内需来持续发展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步伐近年来持续放缓,让外界担心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
一些分析师期望当局能在明天于辽宁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释放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信号。
对此,将出席年会开幕式并致辞的李克强,昨天于论坛召开前夕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信息》的署名文章,尝试消除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种种忧虑,并再次展示推动改革及开放的决心。
李克强说:“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中国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
他指出,中国已经不可能沿袭高消耗、高投入的旧模式,而是必须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他强调,深化改革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持久动力,“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分给社会,政府该管的管好”。为此,中国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继续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此外,李克强也认为,加快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这方面,中国将继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程,推动与相关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议,打造中国-亚细安自贸区升级版,不断改善外商投资的公平和法制环境。
其中,他特别点名上海自贸实验区是中国政府积极探索扩大开放的全新且重要办法之一。
上海自贸实验区是李克强力推的项目之一,预计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改革政策试验场。继今年7月初原则通过建设自贸区的方案后,国务院上月正式批准设立实验区,以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中国的发展。
除了改革开放,李克强认为,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攻方向。除了释放13亿人口的庞大国内消费潜力,中国也应该保持合理的投资力度,例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中西部铁路项目和市政设施建设。
他也指出,虽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极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变化过程,需要新的协同发展政,但城镇化可为长期扩大内需提供巨大潜力,将成为中国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另据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报道,李克强8月30日听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专家就城镇化问题所做的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时指出,城镇化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科学论证,周密谋划,使实际工作趋利避害。
他也说,新型城镇化要突出统筹城乡,以人为核心,根本前提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这样才能使城镇化成果真正惠及农民,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李克强在他的文章中也指出,服务业将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新支撑点。中国政府已经并将通过免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和大力改进公共服务,来发展服务业为经济转型缓解压力。
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
另一方面,李克强在文章中也提到对亚洲及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他乐观相信,虽然近期市场动荡触发一些亚洲国家的股市及汇市大幅波动,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不会重演。
他解释,亚洲各国已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大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汇率形成机制更灵活,外汇储备水平普遍提高,有关货币互换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和各种双边金融安排为应对复杂局面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李克强也曾经多次在国外媒体刊登署名文章,他在2011年和2012年以副总理身份访问欧洲期间在《金融时报》撰文介绍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并阐述对中欧合作的期待。
他今年5月以总理身份出访印度、瑞士及德国时,也在当地报章发表过署名文章。
李克强改革之路究竟会如何走下去,备受外界高度关注,而被视为是新政府明确改革方向的关键节点、将于今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应该会提供更为明确的答案。
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30910-251098
中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持续放缓,让外界担心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对此,李克强昨天出席达沃斯论坛开幕式,面向全球政界与企业家,再次努力消除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的种种忧虑。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虽然仍不牢固,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但运行平稳,发展基本面也良好,因此他对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李克强昨天傍晚出席在辽宁大连举行的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在近一小时的致辞及答问中,表达了中国克服眼前经济挑战的信心及决心。
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持续放缓,让外界担心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对此,李克强昨天在这个面向全球政界与企业家的场合上,再次努力消除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的种种忧虑。
他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已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减至现在7.5%左右的中高速,但这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的高速度,并且符合发展规律。
他解释,中国经济已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再也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得转而提质增效。
他又说,在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此,中国政府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例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而是压缩行政开支及加快支出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即使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政府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而是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尽管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下降,李克强表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推进下,经济运行仍然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
他以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进出口、货运量等经济数据在今年7、8月份普遍回升为例,说明中国实体经济活跃,城镇就业继续扩大,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总体安全可控,市场的信心在增强,社会预期向好。
他说:“这种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坚信,中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一定会实现。”中国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
不过,李克强也警告,中国经济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其回升基础也不牢固。
为此,他表示:“我们不能也绝不会掉以轻心,会用坚定的信心、毅力、智慧去克服困难和挑战,做好各种准备。”
展望未来,他认为,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任务远未完成,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场潜力巨大,加上推进改革将释放出新的制度活力,因此中国发展前景光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确保中国这艘经济巨轮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他指出,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要有勇气和智慧寻找和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但他强调,中国“并不是想仅做巧事,事半而功倍”,而是“愿意求得出一招能够影响全局乃至满盘皆活的效果”。
他认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金融体制改革,虽然这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这表明了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在他看来,所谓金融改革,除了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及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也得放宽市场准入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发展空间,并且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除了改革,李克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没有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中国的发展因而也离不开开放。
他指出,中国虽然因为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而受益,但也付出了代价,其企业如今面临更大的压力。
他因此呼吁各国本着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增加区域贸易安排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以形成“两个轮子一起转”。他并强调,为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及持续发展繁荣,区域贸易安排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多边贸易安排。
他也说,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应在国际事务肩负责任。
他借古语“君子成人之美”指出:“只有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我们愿意更多参与国际治理,尽可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分担应有的责任。” 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cnpol/story20130912-251905
压接机|剥皮器|液压切刀|棘轮切刀|冲孔机|螺母破切器|电缆弯曲器|电缆校直器|电缆打磨机|母线弯曲机|母线切断机|磁力钻|液压泵|油缸|液压扳手|气动扳手|带锯机|铰接式切管机|压接钳|剥除器|液压切刀|棘轮切刀|冲孔机|充电式液压压接钳|充电式液压压接机|电缆剥皮器|螺母破碎机|螺帽破碎机|线缆弯曲器|电缆校直器|电缆加工机|母线加工机|母线切断机|磁座钻|电动泵|液压油缸|液压扳手|气动扳手|带锯机|旋转式切管机|
|